“让学生走出课堂,寻找最适合的场景和研究氛围,发现科学研究之美,发掘学术探究之趣。”近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迎来毕业季,在湖北恩施州利川市产学研用基地,建筑工程学院设置了“特别”的会场,为参与基地实习的5名2023届本科毕业生举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会,这是该校把毕业论文写在工程实践上的有益探索。
丰富校内实践,提高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
怎样把实践活动与专业相结合、把校园实践项目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坚持“学生中心”,培养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能力,通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等,大力推进各类专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实践活动内容体系,拓展毕业论文选题范围,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校每年举办春夏秋冬“四季菊展”,着力打造“四季若看菊,请来武生院”的“菊香校园”。园林园艺学院作为主要承办单位,积极动员各类专业社团的毕业生,开展校内园林景观项目改造设计、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实践研究,撰写了《黄金菊扦插繁殖研究》《圆叶肿柄菊种子繁殖技术初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智慧农场草莓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等43篇应用型毕业论文。园林园艺学院院长助理刘波介绍道:“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参与校内实践项目,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还可以吸收学生好的观点和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爱校荣校情怀,为‘诗画校园、生态花园’建设贡献力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鼓励学生以校园环境质量监测及治理为选题方向,让学生走进校园各个角落、各栋建筑、各处景观,布点、采集空气/景观水体/土壤样本、实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等,2022届共有35名毕业生撰写《武生院茶园茶叶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武生院农田微塑料提取及PET对铜和锌吸附研究》《校园内智慧农场土壤理化性质的检测和分析》等校园环境质量监测相关论文,为改善校园环境质量提供数据支撑及建议。
拓展校外实习,提升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技术和经济需求,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与行业龙头、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结合企业实际和工艺技术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创新探索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社会、为企业输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22年10月,学校建筑工程学院选派2名校内指导教师、53名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赴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为学生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配备企业导师,让学生接受最新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学习在岗位、毕业于岗位、就业于岗位,赴企毕业生均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好评,14名学生被实习单位录用,其余学生也全部就业。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坚持实施“双导师制”,遴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近50%的毕业生赴蒙牛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开展毕业实习,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参与学生毕业论文形成的全过程,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内容的技术指导,学校指导教师负责毕业论文的总体设计与把关,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答辩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双导师指导—高质量就业”的一条龙格局。
依托科研项目,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高度重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制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20—2025年)规划、一流课程行动计划,对接“四新”建设,突出目标导向,夯实高质量本科教育基础。截至目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已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先后获批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该校以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为依托,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科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积极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获批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市级科研团队6个,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医药学院鼓励学子们积极申请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毕业论文研究,100余名2023届毕业生依托教师科研项目撰写了《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VP1u对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金属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等大批论文。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学问赖之以成。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人才培养路径,让学问走出书斋,一大批优秀学子投身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参与校园建设。
学校先后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健民实验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37个特色教改实验班、订单班,学生获国家授权专利97项,在省级以上“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科技创新与技能竞赛中获奖1500余项。(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田野 王松太)
作者:程墨 田野 王松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