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觥筹交错的酒局,一次早有所图的性侵,一桩双方各执一词的罗生门——今年夏天,《不完美受害人》这部“很敢讲的剧”上线,以一起老板对年轻女助理的性侵事件为切入点,不仅用细腻的视角剖析了那些标签化的热搜词条,也呈现了职场女性所面临的纠结和困境。
看过该剧前几集的观众,大多会对剧中受害人赵寻的“捉摸不定”感到困惑。案发后,她先是在警察局否认受到老板强奸,还一度接受对方提出的丰厚和解条件,准备与家人前往泰国生活。可是,在去机场的中途,她又临时反悔,并在此后报警,明确指控对方强奸。看到这里,很多人都因赵寻摇摆不定的态度而渐渐失去耐心,甚至不禁开始揣测:看似无辜的赵寻背后,是不是有“幕后黑手”?这一切,会不会是有人对她的老板成功布下的“商战大局”?
(资料图)
类似的走向,或许更能吸引眼球,可是,如果情节这样发展,其猎奇意味便远大于社会意义。这部剧的人文意识正在于,它没有刻意向这种更具戏剧张力的方向演进,而是立足于普遍性的现实,用抽丝剥茧的方式,一步步呈现受害者复杂的心理过程,并着力探讨了如何让受害者免受“完美”标准的苛责,鼓励她们勇敢地侵害说“不”。
剧中的人物设定,展现出职场中典型的不平等权力关系。施害的一方,是功成名就的大老板,他看起来风度翩翩、极度自信,善于利用手中权力“追求”异性下属,懂得用各种冠冕堂皇的话术粉饰自己的越轨行为。
在剧中,老板成功时常将“体面”二字挂在口头,显得颇具讽刺意味。比如,他有意带赵寻去买很多名贵的服饰,并将自己对下属不怀好意的“示好”,包装成参加商务活动的“正当工作需要”。此外,他还假借工作的名义,在自己家中拉着赵寻练舞,频繁肢体接触,一步步跨越人际交往的正常边界。
与老板的从容自信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受害人的被动、恐惧与不安。作为涉世未深的职场小白,她不敢正面反抗,只能用各种笨拙的方式进行躲避。面对上司让自己不适的各种试探举动,她也不敢直言拒绝,而是会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事发后,她之所以会思前想后、摇摆不定,是因为她有着普通人再正常不过的怯懦。她担心受到铺天盖地的人肉和网暴,害怕失去美好的前程,也会在重重压力下,闪现这样的念头:是不是自己不指控了,就能息事宁人,避免更大的报复和伤害?赵寻矛盾重重的这一面,不太“讨喜”,却无比真实。
此后,导演用极为细腻的女性化视角,温柔“回击”了针对“不完美受害人”的种种苛责。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受害者置身网暴之中的那种绝望感。赵寻的身份信息被泄露后,各类“吃瓜”、诋毁的声音在线上和线下同时袭来。
最初,赵寻一家剪断门铃线、屏蔽手机信息、拉上所有的窗帘,躲在家里假装无事地生活。可是,当客厅、卧室的玻璃窗被接连打碎的那一刻,他们最后的一丝沉静也被打破,退无可退。当一身黑衣黑帽的赵寻冲出家门,邻居的窃窃私语升级为公然指责、埋怨,各路媒体、自媒体扛着“长枪短炮”蜂拥而上。
直到她骑着单车,甩开这些人的追击,才终于能够摘下帽子,迎着风挥舞,获得了片刻的自由。那短暂而动人的一幕,让观众切实看到:网暴到底会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多具毁灭性的伤害。
正如剧中的女性律师林阚所反问的:受害者的种种弱点,很难理解吗?很多时候,作为弱势一方,性侵受害者之所以看上去唯唯诺诺,畏惧反抗、习惯性屈从,总是踌躇不定、充满顾虑,正是因为她们的重重担忧总是会化为现实。
这部剧提醒我们:“完美受害人”的假设,本就是一种思维陷阱。比起一味苛责受害者,社会更应思考:如何通过制度性规范,对加害人进行更有力的行为约束,并通过更人性化、更强大的社会支持,让受害人不再手足无措,鼓励她们勇敢地对不法侵害说“不”?
明确对职场性骚扰的定义,尽量消除不必要的模糊地带,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举措。今年3月8日,人社部、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制度(参考文本)》,就明确了职场性骚扰的构成要件,包括性骚扰的界定只考虑受害人的主观感受,“无论行为实施者是否具有骚扰或其他任何不当目的或意图”。这一规定,可以大大减少加害人将骚扰粉饰为“关心”“不小心冒犯”的情况,倒逼权力上位者做好自我约束。
作为旁观者,每个人都应避免“看客”心态,不要仅凭只言片语和添油加醋的描述,就轻率地评判、攻讦当事人。要知道,每一句看似随意的冷言冷语,都可能成为残忍无情的冷箭。这种杀伤力十足的箭矢射向的,可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无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